校長的話

圖﹔萬福國小雙語實驗學校雙語課程

110學年度萬福雙語實驗學校起跑…


郭瑞芬 校長

雙語能力不只是英語能力
它是一顆看世界的心
心有多大,世界就有多大

雙語實驗學校的轉型是要準備的〜萬福一直在準備

102學年度,設立英語情境中心,發展國際文化課程

104學年度,修訂萬福課程新願景「有競合力的萬福創客」

106-108學年,教育部十二年國前導學校,發展彈性學習課程

106-109學年度,進行臺北市英語融入領域教學實驗計畫

107-109學年度,申請臺北市國際學校獎(ISA)計畫(中級認證通過)

106-108學年度,參與英語一班二組教學實驗計畫

108-109學年度,推動締結國外姐妹校暨國際筆友計畫

109學年度,加入彭博慈善基金會Global Scholars計畫

透過專案導入,在師資培育、課程開發與雙語教學等面向,為推動雙語實驗課程奠定基礎,並凝聚全校教師轉型共識,108學年度提出轉型「臺北市雙語實驗課程學校」。

雙語實驗學校的轉型是要有藍圖的〜萬福一直在規畫

圖﹔萬福雙語實驗課程藍圖


隨著108課綱的修訂,隨著新一代課程的革新,讓我們必須去思考「我們要給萬福學生什麼樣的能力?」這是學校的經營願景,也是孩子們的未來願景。學校的轉型是在回應不同世代對學習的不同需求,這次我們將雙語課程正式納入,主要是採「語言與學科內容統整教學」模式,簡稱CLIL(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)兼重學科內容與語言學習,強調雙重知能發展(dual-focused)。讓學生透過使用目標語言(英語)學習學科內涵,發展使用外國語言的能力。

學習是沒有盡頭的,我們相信透過多面向的雙語學習課程,讓萬福的學生可以和世界同步接軌,對於未來的資訊掌握可以零時差。

圖﹔萬福國小臺印國際交流於印尼國際機場


萬福國小希望萬福的學生是一位有能力的新世代創客「maker」,願意面對挑戰,願意實踐理想。所以特別於104學年度修訂學校願景為「具有競合力的萬福創客」,以「競爭力」、「合作力」、「創作力」為學生圖像。

萬福國小為文山區英語情境中心,對於雙語課程的建置採逐步架構,從語言能力、自我悅納到尊重異己,都是萬福國小雙語課程的核心價值,我們不貪快,從國際學校外部專家學者的認證歷程中,不修正雙語課程的方向,我們相信雙語的課程方向對了,雙語的學習目標就會達到。以下將萬福國小雙語課程的規劃作一介紹,邀請所有的萬福夥伴一起來拼貼萬福的雙語課程藍圖。

一、國際文化雙語課程〜多元認識有愛無礙

在萬福國小,每一位學生都多一節國際文化課程,這課程涵蓋文化學習、動物保育與環境永續三個軸心,隨著年級採螺旋式的課程架構,低年級由中師任課,中年級由中外師協同,高年級則由外師小組授課,沒有制式的文本教材,課程來自於生活周遭,是在地的認同,也是國際的關懷,用以實踐世界公民的素養。

二、在地行動世界發聲〜世界地球日熊麻吉

「熊麻吉」是萬福與台灣黑熊的盟約,這是學生自發想要的課程,我們透過英語擴增實境萬福「保可夢」(保育是可以實踐的夢想)課程來認識山林裡的黑熊老大與臺灣特有種動物,同時也介紹台灣黑熊給世界各地的朋友認識。每年的世界地球日,我們都會利用手作物,在校內外募集款項,做台灣黑熊最讚的麻吉。

三、用心觀察用腳行走〜臺印學校國際交流

「走出台灣,讓世界進來」是萬福國際交流的學習願景,行前的語言、資訊與文化課程,給予參與學生交流的自我充實感,行後的省思與同理,提供參與學生交流的文化豐富性。國際交流讓雙語能力用得出來,在印尼培民國際學校,學生華語夾雜英語,比手畫腳交到異國朋友,親自體會雙語的學習價值,點燃學習的熱情,讓學習充滿幸福感。

圖:印尼培民學校傳統樂器使用練習


萬福國小校徽

校徽是一個學校的精神標竿,萬福國小校徽由三個元素組成,最外圍以黃色為底的梅花樣式,象徵萬福師生不畏艱難努力進取的精神;中間綠色的幼苗圖案,代表學生在師長的教導下,不斷成長與茁壯,成為具有「競合力的萬福創客」;上方的藍色圓形圖案,隱含師長們溫暖而有力的雙手,牽著學生邁向成功的未來。

萬福校訓

萬福校歌